2009年9月3日 星期四

凱撒的面具-蛋打破了 就該想辦法做個蛋捲(中國時報轉載)

2009-09-03 中國時報 【王健壯】

 政治上任何有爭議性的決策,在拍板定案前,做決策的人都要計算利益的獲得與代價的付出,也要評估風險的大小與風險的控管。

 但既然決策有爭議,即使得失計算與風險評估,都是依循理性決策模式而為之,其結果仍難免要付出代價與承擔風險,差別祇在於決策模式的理性程度愈高,則代價與風險愈小,反之則愈高。這次達賴來台,就是檢驗海峽兩岸三個政黨決策模式的最佳案例。

 陳菊等人雖自稱人道考慮是邀訪的唯一依據,但達賴是有高度象徵性的政教合一領袖,陳菊等人在決策前不可能不瞭解,邀訪達賴勢必會觸怒中國,並危及(至少是有礙)兩岸關係;也就是說,在邀訪決策過程中絕對有政治考慮,沒有政治考慮的說法,不是遁詞,就是無知。

 但不論是哪種原因,陳菊等人的決策計算與評估結果,顯然是認為人道考慮的「得」,要大於政治考慮的「失」,甚至以人道考慮來包裝政治考慮,更是有得無失,既然計算結果是如此,邀訪達賴當然就此拍板定案。至於風險大小與控管,就推給執政的人去擔憂了。

 邀訪達賴雖然不是馬政府的決策,但陳菊等人的邀訪既然木已成舟,馬政府被迫不得不做決策,而決策祇有一個考慮:政治考慮;選擇也祇有兩種:准或不准。選擇准,一定觸怒北京,選擇不准,國內勢必反彈,「哈姆雷特的兩難」於焉產生。

 在馬英九主導的五個小時集體決策過程中,雖有兩派不同意見,但從決策結果來看,在得失的計算上,顯然馬政府的判斷是,同意達賴來台,在內政上的「得」,要略大於在兩岸上的「失」。但在兩岸上既然有「失」,就必須要面對「失」所帶來的風險,黨政巨頭不見達賴,王金平與陳菊溝通達賴來訪的行程安排,國民黨高幹在北京密會國台辦人士,以及可以預料正在祕密進行中的兩岸高層熱線,都證明馬政府急於在做風險控管。

 但馬政府的「得」,卻是中國政府的「失」,而中國政府的「失」所帶來的風險,並不僅限於兩岸,而且擴及國際社會,北京除了要做兩岸的風險控管外,還要做國際的風險控管,否則,其他國家日後若援引「台灣模式」,中國政府將何以自處?

 但從決策結果來看,北京對馬政府顯然並未援引「硬杯葛」的「德法模式」,不但將矛頭轉向部分綠營人士,而且出面批判的主角,到目前為止也祇是涉台事務的副部級人士與學者,至於推遲或降低訪問規格的一些「軟抵制」,祇是北京不得不然的象徵性表態而已。

 中國政府如果能持續以目前這種尚具理性的決策模式來做風險控管,北京的「失」,未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「得」,否則,兩岸關係倒退,不僅兩敗俱傷,也有損中國的國際形象。

 對馬政府來說,達賴來台雖是兩岸關係的一個意外,但這個意外卻也帶來三項意外收穫:

 其一,過去一年多兩岸關係雖好,但好到卻像英文說的too good to be true(好得不像真的),台灣有求,北京必應,但這種一面倒奠基於北京善意的關係,事實上並非正常化關係,達賴來台正好適時提醒國共兩黨:兩岸關係終究不是也不可能是童話故事。

 其二,也因為北京有求必應,馬政府的兩岸政策雖然看似有重大突破,但換個角度來看,其實也都祇是「容易的抉擇」,達賴來台的兩難處境,正好可以讓馬英九嘗嘗什麼叫「困難的抉擇」滋味。

 其三,也因為北京自認對馬政府有求必應,中國政府中難免有人誤以宗主國自居,可以對台灣任意指三道四,宗教局長葉小文就是這類人的代表。馬政府這次不怕得罪北京,不僅讓他在某種程度上擺脫兒皇帝之譏,對中國政府中的「葉小文們」更是當頭棒喝:驚醒他們的上國大夢。

 西方有句俗話:「不打破蛋哪能做蛋捲」,比喻做事不能畏首畏尾;同樣的,「蛋既然已經打破,就該想辦法做出個蛋捲」,也是西方社會處理危機的一句格言;達賴既已來台,兩岸三黨又何必再去指責到底是誰打破了蛋?想辦法做個蛋捲才是風險控管的正辦。 (作者為中國時報前社長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