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9月2日 星期三

兩岸當局因勢利導達賴事件 (聯合報轉載)

【聯合報╱社論】 2009.09.01 03:13 am


如果兩岸當局能夠禁得起此次達賴事件的考驗,足證兩岸之間的信任關係遠較想像中的更為堅實穩固。從當前勢頭看來,這個評論是有現實基礎的。

馬英九總統在經過五小時的高層會商後,為何會作出同意達賴來台的決策,其間的評估過程仍未公開。但是,無論如何,馬總統此一決策的立即效應有二:一、迫使民進黨直接面對北京當局;二、迫使民進黨直接面對台灣民意。

也就是說,馬總統有一種可能的決策思考是:借力使力、將計就計,打蛇隨棍上,把民進黨作給他(馬總統)的陷阱,變成了民進黨自己作給自己的陷阱。事實如今顯示:一、民進黨及達賴未能抵擋北京的壓力。(原本民進黨以為馬總統不敢批准,怕中國;現在發現,民進黨與達賴也顧忌中國,不能承受北京的壓力。)二、最重要的是,民進黨及達賴發現,台灣的民意強烈反對以人道為藉口來操弄政治。民進黨既抵擋不住北京的壓力,又抵擋不住民意的強烈質疑,於是如今自陷於自己所構築的政治陷阱中,進退失據,狼狽萬狀。試總結此事的效應:

民進黨受傷慘重:一、將災難作為政治操作的籌碼,引發民意強烈不滿。而民進黨在此次短線操作所顯現的見樹不見林、是非利害不分的嘴臉,亦已深烙國人的認知之中。未來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的發言,國人只要憶起他們此次操作達賴事件的無情無理、前倨後恭、沒有是非、罔顧利害、只有權謀,就會對其大打折扣。也就是說,經歷此事,民進黨更加失去了台灣民意的信任。二、陳菊剛從北京方面騙得高雄世運會的好處,如今翻臉就以邀請達賴來訪將屎盆子往北京的頭上扣。這將使民進黨未來兩岸政策轉型的道路更加崎嶇,也使民進黨與北京的關係更無正常化的可能性。而民進黨若不可能改善其與北京的關係,台灣民眾還有可能再讓民進黨治國主政嗎?

達賴受傷更重。一、達賴在台灣主流民意及宗教界的強烈質疑中來訪,損傷了他在台灣民間的地位與情誼。二、達賴過去二次來訪,皆是「國賓」身分;如今接受民進黨邀請,陷入黨派鬥爭。三、民進黨撐不住北京的壓力與民意的質疑,使達賴軟硬不得,進退維谷。四、達賴被迫取消了中外記者會,並取消或降低了演講會的規格,甚為屈辱。五、達賴與北京的關係更加惡化,已經開始用取消記者會等方法來修補關係。六、達賴與台灣官方的關係亦受重傷,漸行漸遠。

廿六、廿七日,總統府宣布同意達賴來台後,兩岸關係面臨撕裂、翻覆的危機;卻幾在一夕之間就出現急轉直下的緩和局面,主要是因台灣主流民意的表現十分明確與強烈。民意反對藉救災操作政治,民意更不認為用邀訪達賴來傷害兩岸關係為明智。因此,馬總統跳出了民進黨的陷阱,而民進黨自己卻反而抱著達賴掉入自己構築的陷阱之中。

北京在第一時間的反應十分精準。將箭頭指向「民進黨部分勢力」,而避開了馬政府及馬總統個人。這個動作擺定了大局大勢,如前所述,也迫使民進黨直接面對北京,並迫使民進黨直接面對台灣的民意。民進黨也許可以不在乎北京的壓力,但不能罔顧台灣的民意;從北京對此事「打綠不打馬」的戰略,可看出北京對台灣民意掌握的精準。因此可用最低的代價,將瀕臨破裂的局面轉危為安。

我們不相信這是台北與北京共同「預謀」給民進黨下的圈套;但是,台北與北京在第一時間顯現的「默契」卻令人驚異。馬總統不論是基於何種思考,甚至可能是在連他自己也不自覺或無把握的情形下,以同意達賴來台,逼迫民進黨直接面對北京及民意;而北京竟能正確解讀,只針對民進黨而未與整個台灣及馬政府撕裂,如今看來,應是相當精準的決策。不過,無論是馬政府或是胡政權,最後憑以化解危機的,仍是台灣明智而有力的民意;倘若不是民意強烈質疑民進黨,逼迫民進黨(及達賴)退讓,此事必將難以收拾。

如果連達賴來訪這樣的劇烈衝擊,亦不能動搖兩岸的互信;則未來兩岸關係的堅實穩固,可望更勝於此次達賴事件之前。其間的主要支撐就是:台灣明智而有力的民意!

【2009/09/01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