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9月4日 星期五

祈福?藏獨? 達賴激化危機或轉機 (聯合報轉載)

【聯合報╱趙春山/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(台北市)】 2009.09.04 03:11 am


達賴喇嘛將在今天結束他的台灣之行,但「人散曲未終」,此行留下的政治課題,恐怕值得大家溫故而知新。

無可諱言,這次南部綠營縣市長聯名邀請達賴訪台,確實觸動了對岸「藏獨」和「台獨」這兩根敏感神經。其實,從北京或台北執政當局的觀點看,邀請達賴訪台,絕非單純的「祈福消災」;綠營拿「政教分離」說詞來為達賴擦脂抹粉,無疑是欲蓋彌彰。

綠營這齣一石多鳥之計,因機關算盡而被眾人看破了手腳;但不可否認,兩岸關係確實因此增添了波折;北京的對台政策和台北的大陸政策,未來都會面臨新的考驗。

在北京執政當局的眼中,馬英九政府同意讓達賴「順利」入境,根本是「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」。對岸有涉台問題學者私下抱怨:馬政府此舉「低估」了大陸社會的民族主義情緒,卻「高估」了北京當局對此事件的容忍程度。他們甚至提出警告:不要把大陸過去對台釋出的善意,「視為理所當然」。儘管如此,北京的反應舉動顯示,其中警告的意味大於實質的報復。因為,北京不願讓這項民進黨主導的「突發事件」,打破了中共對台政策的長期布局。

另方面,對執政的國民黨而言,民進黨拋出達賴訪台這顆燙手山芋,確實讓決策者感到進退兩難。馬政府不會對在野黨操弄的這項「陽謀」視而不見;也不可能不預期對岸必然採取反制的動作;但只要達賴此行被定位為「非政治」性質,並且依照國際普遍接受的規範申請入境,則任何民主國家執政者,包括馬政府在內,都沒有理由對一名宗教領袖來訪,拒人於千里之外。

馬政府能夠理解對岸執政當局,面對大陸內部反對達賴訪台的巨大壓力;但制度性的差異,卻使兩岸執政者承受的民意壓力有程度上的不同。說白一點,大陸的民意壓力不會危及共黨制度下的統治權力;而台灣的民意壓力,卻有可能產生另一次政黨輪替的結果。

平心而論,兩岸執政當局處理這次達賴訪台事件的表現,都稱得上是有節有度,從而使得兩岸和解關係,能在最低程度的傷害下持續發展。如果危機過後就是轉機,這次事件讓兩岸決策者學習到:如何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。尤其是,在雙方從事危機處理的過程中,更凸顯出兩岸應急速協商「信心建立措施」的必要性。

眾所周知,美國和中共為了避免因誤判而爆發衝突,雙方已建立了六十多條溝通管道。兩岸關係錯縱複雜,未來可能發生的爭議性問題也會愈來愈多,故迫切需要一些「信心建立措施」,來預防、處理和消除各種可能出現的危機。

【2009/09/04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