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

月餅文化裡的台港(聯合報轉載)

聯合筆記/月餅文化裡的台港

【聯合報╱周小仙】 2009.09.22 04:40 am


龍應台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被大陸封殺的消息從香港傳出後,雖經澄清書未禁僅封鎖網路消息,但台港兩地的龍應台旋風已更加洶湧。表面上看,台灣與香港像一對兄弟,用繁體字、過中國節慶、都曾被殖民;但骨子裡,歷史的刻痕卻讓兩地的精神狀態產生差異,從中秋吃月餅的文化,也能窺知一二。

在港台兩地,中秋吃月餅仍是傳統,若用其他糕餅禮品取代,便少了點味道。不過,近年台灣人在「吃月餅」這件事,隨著飲食習慣與觀念的改變,發生不小變化。很「台灣味」的綠豆椪、鳳梨酥,甚至打著「創意風」的和←子、果凍,都成了新選擇。

在台灣,以往被視為傳統月餅代表的廣式月餅,如今尺寸日趨嬌小,內餡不再堅守棗泥豆沙,老字號餅店讓可可亞、香芒也能伴月。甚至,有些月餅連「圓月」的形狀都放棄,仍舊受大眾歡迎。新品嘛,何不嘗一下?

這種變化,反映了台灣庶民的創意與活力,以及對新事物的包容力。政治上,選民樂於給不同政黨機會,但若執政者只顧著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一旦走味,民眾也絕不留戀。

反觀香港,幾乎仍是傳統月餅的天下。不論油亮亮的廣式月餅,或近年新興的冰皮月餅,雖包裹雪白餅皮,模樣始終不脫傳統框架。好似九七回歸後的香港,「一國兩制」深植港人心中。那些大到夠數人分食的大型月餅,仍在強調雙黃、三黃,堅守「傳統」教誨。商店的月餅預購海報已貼滿整條街,卻也仍堅守傳統本位,不像台灣這麼多變。

有人說,台灣保留更多中華文化的氣質;但從月餅看,香港卻更執著傳統,大家嚼著廣式月餅的傳統滋味,想著台灣的民主多變。

【2009/09/22 聯合報】

2009年9月4日 星期五

聯合筆記/請適可而止 (聯合報轉載)

聯合筆記/請適可而止

【聯合報╱張佑生】 2009.09.04 03:11 am


無論先前多麼掙扎甚或心不甘情不願,畢竟來者是客,達賴喇嘛踏上台灣土地,言明純粹撫慰災民,台灣自當善盡地主之誼,勿使客人沾惹不必要的是非,尤其是藍綠鬥爭的烏煙瘴氣。

無奈,人不染紅塵,紅塵自染人。西藏政教合一傳統,讓達賴來台注定難以擺脫政治色彩,牽動國民黨、民進黨和共產黨的微妙互動。

綠營顯然是想藉由達賴訪台給馬總統難看,無論民進黨中央事前參與多深,只要能讓馬總統頭疼,他們都樂見。但是,將島內政治惡鬥的如意算盤打到達賴頭上,很不道德。民進黨的政治盤算曝光後,稍微收斂了兩天,一度還拗是達賴自己想來台灣,不是他們主動邀請;日昨又公布民調,宣稱七成五民眾贊成達賴來台祈福。黨主席蔡英文更表示,馬總統應該會見達賴,表達謝意。貌似誠懇的建議,包藏的是典型的政治操作:如果是宗教性祈福,又非總統府邀請,蔡英文和綠營縣市長表達謝意即可,為何非要馬總統出面?

中共國台辦主任助理李亞飛表示,達賴訪台一定會對兩岸關係造成影響,事實上已有一些訪問行程延後甚至取消,包括聽奧開幕在內。但反過來看,馬政府要加強兩岸關係,未必表示台北必須採取和北京一樣的態度對待達賴;何況,在這個節骨眼上,馬政府沒有不讓達賴來台的本錢。國民黨府院高層不見達賴,已經是某種表態。

追根究柢,邀請達賴來台的,是北京試圖拉攏的陳菊;但中共在此事上,卻只批民進黨而不點名陳菊,也很奇怪。北京當然可以表達不滿,但別忘了,對推展兩岸關係的任何消極不作為,國共都會受傷。期待對岸反彈適可而止,如期出席聽奧開幕式,不要讓機關算盡的民進黨坐收漁利。

【2009/09/04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祈福?藏獨? 達賴激化危機或轉機 (聯合報轉載)

【聯合報╱趙春山/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(台北市)】 2009.09.04 03:11 am


達賴喇嘛將在今天結束他的台灣之行,但「人散曲未終」,此行留下的政治課題,恐怕值得大家溫故而知新。

無可諱言,這次南部綠營縣市長聯名邀請達賴訪台,確實觸動了對岸「藏獨」和「台獨」這兩根敏感神經。其實,從北京或台北執政當局的觀點看,邀請達賴訪台,絕非單純的「祈福消災」;綠營拿「政教分離」說詞來為達賴擦脂抹粉,無疑是欲蓋彌彰。

綠營這齣一石多鳥之計,因機關算盡而被眾人看破了手腳;但不可否認,兩岸關係確實因此增添了波折;北京的對台政策和台北的大陸政策,未來都會面臨新的考驗。

在北京執政當局的眼中,馬英九政府同意讓達賴「順利」入境,根本是「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」。對岸有涉台問題學者私下抱怨:馬政府此舉「低估」了大陸社會的民族主義情緒,卻「高估」了北京當局對此事件的容忍程度。他們甚至提出警告:不要把大陸過去對台釋出的善意,「視為理所當然」。儘管如此,北京的反應舉動顯示,其中警告的意味大於實質的報復。因為,北京不願讓這項民進黨主導的「突發事件」,打破了中共對台政策的長期布局。

另方面,對執政的國民黨而言,民進黨拋出達賴訪台這顆燙手山芋,確實讓決策者感到進退兩難。馬政府不會對在野黨操弄的這項「陽謀」視而不見;也不可能不預期對岸必然採取反制的動作;但只要達賴此行被定位為「非政治」性質,並且依照國際普遍接受的規範申請入境,則任何民主國家執政者,包括馬政府在內,都沒有理由對一名宗教領袖來訪,拒人於千里之外。

馬政府能夠理解對岸執政當局,面對大陸內部反對達賴訪台的巨大壓力;但制度性的差異,卻使兩岸執政者承受的民意壓力有程度上的不同。說白一點,大陸的民意壓力不會危及共黨制度下的統治權力;而台灣的民意壓力,卻有可能產生另一次政黨輪替的結果。

平心而論,兩岸執政當局處理這次達賴訪台事件的表現,都稱得上是有節有度,從而使得兩岸和解關係,能在最低程度的傷害下持續發展。如果危機過後就是轉機,這次事件讓兩岸決策者學習到:如何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。尤其是,在雙方從事危機處理的過程中,更凸顯出兩岸應急速協商「信心建立措施」的必要性。

眾所周知,美國和中共為了避免因誤判而爆發衝突,雙方已建立了六十多條溝通管道。兩岸關係錯縱複雜,未來可能發生的爭議性問題也會愈來愈多,故迫切需要一些「信心建立措施」,來預防、處理和消除各種可能出現的危機。

【2009/09/04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2009年9月3日 星期四

凱撒的面具-蛋打破了 就該想辦法做個蛋捲(中國時報轉載)

2009-09-03 中國時報 【王健壯】

 政治上任何有爭議性的決策,在拍板定案前,做決策的人都要計算利益的獲得與代價的付出,也要評估風險的大小與風險的控管。

 但既然決策有爭議,即使得失計算與風險評估,都是依循理性決策模式而為之,其結果仍難免要付出代價與承擔風險,差別祇在於決策模式的理性程度愈高,則代價與風險愈小,反之則愈高。這次達賴來台,就是檢驗海峽兩岸三個政黨決策模式的最佳案例。

 陳菊等人雖自稱人道考慮是邀訪的唯一依據,但達賴是有高度象徵性的政教合一領袖,陳菊等人在決策前不可能不瞭解,邀訪達賴勢必會觸怒中國,並危及(至少是有礙)兩岸關係;也就是說,在邀訪決策過程中絕對有政治考慮,沒有政治考慮的說法,不是遁詞,就是無知。

 但不論是哪種原因,陳菊等人的決策計算與評估結果,顯然是認為人道考慮的「得」,要大於政治考慮的「失」,甚至以人道考慮來包裝政治考慮,更是有得無失,既然計算結果是如此,邀訪達賴當然就此拍板定案。至於風險大小與控管,就推給執政的人去擔憂了。

 邀訪達賴雖然不是馬政府的決策,但陳菊等人的邀訪既然木已成舟,馬政府被迫不得不做決策,而決策祇有一個考慮:政治考慮;選擇也祇有兩種:准或不准。選擇准,一定觸怒北京,選擇不准,國內勢必反彈,「哈姆雷特的兩難」於焉產生。

 在馬英九主導的五個小時集體決策過程中,雖有兩派不同意見,但從決策結果來看,在得失的計算上,顯然馬政府的判斷是,同意達賴來台,在內政上的「得」,要略大於在兩岸上的「失」。但在兩岸上既然有「失」,就必須要面對「失」所帶來的風險,黨政巨頭不見達賴,王金平與陳菊溝通達賴來訪的行程安排,國民黨高幹在北京密會國台辦人士,以及可以預料正在祕密進行中的兩岸高層熱線,都證明馬政府急於在做風險控管。

 但馬政府的「得」,卻是中國政府的「失」,而中國政府的「失」所帶來的風險,並不僅限於兩岸,而且擴及國際社會,北京除了要做兩岸的風險控管外,還要做國際的風險控管,否則,其他國家日後若援引「台灣模式」,中國政府將何以自處?

 但從決策結果來看,北京對馬政府顯然並未援引「硬杯葛」的「德法模式」,不但將矛頭轉向部分綠營人士,而且出面批判的主角,到目前為止也祇是涉台事務的副部級人士與學者,至於推遲或降低訪問規格的一些「軟抵制」,祇是北京不得不然的象徵性表態而已。

 中國政府如果能持續以目前這種尚具理性的決策模式來做風險控管,北京的「失」,未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「得」,否則,兩岸關係倒退,不僅兩敗俱傷,也有損中國的國際形象。

 對馬政府來說,達賴來台雖是兩岸關係的一個意外,但這個意外卻也帶來三項意外收穫:

 其一,過去一年多兩岸關係雖好,但好到卻像英文說的too good to be true(好得不像真的),台灣有求,北京必應,但這種一面倒奠基於北京善意的關係,事實上並非正常化關係,達賴來台正好適時提醒國共兩黨:兩岸關係終究不是也不可能是童話故事。

 其二,也因為北京有求必應,馬政府的兩岸政策雖然看似有重大突破,但換個角度來看,其實也都祇是「容易的抉擇」,達賴來台的兩難處境,正好可以讓馬英九嘗嘗什麼叫「困難的抉擇」滋味。

 其三,也因為北京自認對馬政府有求必應,中國政府中難免有人誤以宗主國自居,可以對台灣任意指三道四,宗教局長葉小文就是這類人的代表。馬政府這次不怕得罪北京,不僅讓他在某種程度上擺脫兒皇帝之譏,對中國政府中的「葉小文們」更是當頭棒喝:驚醒他們的上國大夢。

 西方有句俗話:「不打破蛋哪能做蛋捲」,比喻做事不能畏首畏尾;同樣的,「蛋既然已經打破,就該想辦法做出個蛋捲」,也是西方社會處理危機的一句格言;達賴既已來台,兩岸三黨又何必再去指責到底是誰打破了蛋?想辦法做個蛋捲才是風險控管的正辦。 (作者為中國時報前社長)

「沒有我他會死」

【經濟日報╱社論】 2009.09.03 03:39 am


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日前表示,不要怕中國大陸越來越大,重要的是如何發揮台灣優勢,做到「沒有我他會死」,與我們的看法不謀而合。不過他希望今後要做到,但我們認知台商早已做到,而且已是既成的事實了。

我們可以舉台商在大陸投資,利用兩岸優勢互補、相互結合、密不可分,「沒有我,他真的會死」的實例:

其一是根據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的資料,2008年台灣海內外生產的資訊硬體產值高達1,103億美元,其中許多產品產量高居世界第一、二位,國際間稱:「台灣是資訊硬體重鎮」;可是其最大生產地在中國大陸,台商在大陸生產1,013億美元,占海內外生產總值的92%。而中國大陸資訊硬體產值估計超過1,200億美元,在世界名列前茅,故被國際稱為「資訊硬體生產王國」;但其中台商在大陸生產的1,013億美元,也高占其生產總額的84%。因而台商在大陸生產的資訊硬體1,013億美元,在兩岸資訊硬體產業中,是你泥中有我,我泥中有你,已到密不可分的境地。

若沒有台商生產,則大陸本地非台商生產的筆記型電腦(NB),只有200多億美元,而台灣本身及在其他國家生產的更少,只有90億美元,兩岸產值均微不足道,誰還會重視?更談不上「資訊硬體生產王國」與「資訊硬體重鎮」了。此例充分顯現兩岸優勢互補,「合則兩利、分則皆輸」的局面。

其二是兩岸NB產業的發展。2001年全球NB生產2,500萬台,其中台灣生產1,400萬台,高占56%居世界第一位。而該年因網路泡沫破滅,全球經濟陷入衰退,NB的行銷跨國大企業,如戴爾、IBM、惠普等,都要求台灣NB代工廠降價,以低價推銷突破經濟的衰退。該時,NB生產已屬微利產業,不可能再削價。但在這些跨國大企業的壓力下,正好台灣開放NB赴大陸投資生產,於是台灣所有NB的生產線,先後都轉到大陸生產。由於兩岸的優勢互補,生產成本大幅降低,符合跨國企業的降價要求;削價推銷的結果,在全球經濟衰退下,2002及2003年NB銷售量一枝獨秀,呈兩位數成長。

至2008年NB全球生產增至1.22億台,與2001年相比,七年間平均每年增加率高達25%;而其中台商在大陸生產的NB,高達1.12億台,每年增加率更高達35%。而這七年間全球生產NB增加9,700萬台,而台商在大陸生產則增加9,800萬台;顯然近七年全球NB市場的迅速擴大,全拜台商增產之賜。

全球NB市場近七年能如此迅速擴大,主要是台商將生產線轉移到大陸,優勢互補成本大幅降低的貢獻。每台NB平均出廠價格,自2001年的860美元,2008年降到510美元,下降41%之巨。

該例2008年台商不但為大陸爭取了573億美元的外匯收入及創造大量就業機會,也為跨國企業貢獻了巨額銷售利潤,且為台灣帶動零組件及配件的出口,並創造三角貿易的服務收入,以及大量就業機會。同時由於大幅降價,使全球消費者享受到價廉物美的電腦,創造了「多贏」的局面。假如當年台商不將NB生產線移往大陸,全球NB不會有今天的盛景,不僅大陸不能成為NB的生產王國,其NB生產規模肯定小到無人理會,更是全盤皆輸的局面。

由以上實例,可以證實兩岸經貿合作,優勢互補,早已做到「沒有我他會死」的境地。而今新政府積極推動兩岸簽署ECFA,不僅可以促進兩岸市場更深層的開放,也有助於台灣經貿進一步向大陸及國際延伸,完成全球布局,屆時台灣將成為高度國際化的台灣,又有何好怕的?

【2009/09/03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北京對達賴事件以軟著陸為宜(聯合報轉載)

【聯合報╱社論】 2009.09.03 03:39 am


北京對達賴事件的反彈,宜點到為止,適可而止,最好能到此為止。
因為,自上月二十六日達賴來訪的消息傳出後,至明晨達賴即將離台,台灣主流民意對此一事件的評價是明確而有力的,那就是:不認為應當用邀訪達賴來破壞兩岸和解關係,更不希望因達賴來訪而果然破壞了兩岸和解關係。

北京對此事的回應,不應從「報復馬政府」或「懲罰民進黨」為出發點;而應面對台灣主流民意,北京任何過激過分的手段,將使台灣主流社會產生質疑與反彈。

我們屢次提醒北京:台灣是一個民主體制。這正是此次達賴事件之所以發生的原因,但這也是此一事件能夠迅速緩和澄清的原因。一、台灣是政黨政治,民進黨以達賴為攻擊馬總統的武器,而馬總統在回應時必須考慮爭取民粹鬥爭的空間,這些皆是民主政治的天經地義。二、朝野鬥爭的終極裁判是民意,而台灣主流民意大體視此次達賴來訪為民進黨罔顧大局的惡意挑釁;此一結論,當然較倘若不允達賴來台所可能發生的結局更佳。這也是民主體制中政黨鬥爭的最高裁判。三、在此一事件中的民意民情,顯示台灣主流社會對一年多來所形成的兩岸和解關係相當珍惜,亦即對其中的是非利害有十分清明的認知,足證和解政策已深入人心,非民進黨所能挑撥。綜上所論,可知此次達賴事件是因政黨政治的必然而發生,又因民主政治的當然而化解。

北京在第一時間未直接攻擊馬政府,而將矛頭指向「民進黨部分勢力」;此一戰略迫使民進黨必須直接面對台灣的民意,而民意也作出了明確而有力的裁斷,民進黨遂墜入自設的陷阱之中。北京應當自問:現在正在進行及未來可能發展的兩岸關係,是否能夠滿足台灣人民在「尊嚴/利益」兩方面的期待?倘若答案是肯定的,則如達賴事件這樣的風波,與其訴諸「報復/懲罰」,不如回應台灣的主流民意。

經過十天來的達賴風波,可以發現,其間解決的問題,其實比製造的問題多得多,也大得多。諸如:民進黨魯莽邀訪達賴使其兩岸政策更受質疑,台灣人民對台灣與西藏的關係有了更實際、更平衡的體會與理解,馬總統則迴避了若不允達賴來台而可能爆發的藍綠肉搏戰,北京也看見了台灣主流民意對兩岸和解政策的評價……。這一切雖可能皆是後見之明,卻不啻是台灣民主政治又一次展現了動人的奇蹟。

所以,北京對達賴事件的反彈,宜點到為止,適可而止,最好能到此為止。因為,台灣主流民意對兩岸交流的最大疑懼,就是「騙/養 /套/殺」;亦即最怕北京濫施「報復/懲罰」的手段,任意中斷實質交流而可能使台灣窒息。北京當局應當不會愚至用達賴這個題目,向台灣民眾展示一場「騙/養/套/殺」的大演習吧?達賴只是茶壺裡的風暴,但倘若因此引爆台灣人民對北京的猜疑,卻可能難以修補。

達賴事件自轟然爆發至平緩熄火,對馬政府是歪打正著,對民進黨是一場惡夢,對達賴則是走了一趟冤枉路,對北京則更加認清兩岸關係在操作上的精緻與微妙。經歷此事,兩岸的信任關係其實已較事前更為堅實穩固。這一切雖或並非初始所能預見,但皆不是偶然發生,其中的主導因素,只有兩個字:民主。台灣人民經二十餘年來的內外政經激盪,已經知道什麼是:是、非、利、害、真、偽、虛、實。

蔣經國解嚴並開放兩岸交流,就是要使台灣的民主體制成為兩岸關係的節制因素。在此次達賴事件中,台灣的民主元素又有一次精彩的展示。北京若有所領悟,就知達賴事件以軟著陸為宜。
【2009/09/03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2009年9月2日 星期三

兩岸當局因勢利導達賴事件 (聯合報轉載)

【聯合報╱社論】 2009.09.01 03:13 am


如果兩岸當局能夠禁得起此次達賴事件的考驗,足證兩岸之間的信任關係遠較想像中的更為堅實穩固。從當前勢頭看來,這個評論是有現實基礎的。

馬英九總統在經過五小時的高層會商後,為何會作出同意達賴來台的決策,其間的評估過程仍未公開。但是,無論如何,馬總統此一決策的立即效應有二:一、迫使民進黨直接面對北京當局;二、迫使民進黨直接面對台灣民意。

也就是說,馬總統有一種可能的決策思考是:借力使力、將計就計,打蛇隨棍上,把民進黨作給他(馬總統)的陷阱,變成了民進黨自己作給自己的陷阱。事實如今顯示:一、民進黨及達賴未能抵擋北京的壓力。(原本民進黨以為馬總統不敢批准,怕中國;現在發現,民進黨與達賴也顧忌中國,不能承受北京的壓力。)二、最重要的是,民進黨及達賴發現,台灣的民意強烈反對以人道為藉口來操弄政治。民進黨既抵擋不住北京的壓力,又抵擋不住民意的強烈質疑,於是如今自陷於自己所構築的政治陷阱中,進退失據,狼狽萬狀。試總結此事的效應:

民進黨受傷慘重:一、將災難作為政治操作的籌碼,引發民意強烈不滿。而民進黨在此次短線操作所顯現的見樹不見林、是非利害不分的嘴臉,亦已深烙國人的認知之中。未來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的發言,國人只要憶起他們此次操作達賴事件的無情無理、前倨後恭、沒有是非、罔顧利害、只有權謀,就會對其大打折扣。也就是說,經歷此事,民進黨更加失去了台灣民意的信任。二、陳菊剛從北京方面騙得高雄世運會的好處,如今翻臉就以邀請達賴來訪將屎盆子往北京的頭上扣。這將使民進黨未來兩岸政策轉型的道路更加崎嶇,也使民進黨與北京的關係更無正常化的可能性。而民進黨若不可能改善其與北京的關係,台灣民眾還有可能再讓民進黨治國主政嗎?

達賴受傷更重。一、達賴在台灣主流民意及宗教界的強烈質疑中來訪,損傷了他在台灣民間的地位與情誼。二、達賴過去二次來訪,皆是「國賓」身分;如今接受民進黨邀請,陷入黨派鬥爭。三、民進黨撐不住北京的壓力與民意的質疑,使達賴軟硬不得,進退維谷。四、達賴被迫取消了中外記者會,並取消或降低了演講會的規格,甚為屈辱。五、達賴與北京的關係更加惡化,已經開始用取消記者會等方法來修補關係。六、達賴與台灣官方的關係亦受重傷,漸行漸遠。

廿六、廿七日,總統府宣布同意達賴來台後,兩岸關係面臨撕裂、翻覆的危機;卻幾在一夕之間就出現急轉直下的緩和局面,主要是因台灣主流民意的表現十分明確與強烈。民意反對藉救災操作政治,民意更不認為用邀訪達賴來傷害兩岸關係為明智。因此,馬總統跳出了民進黨的陷阱,而民進黨自己卻反而抱著達賴掉入自己構築的陷阱之中。

北京在第一時間的反應十分精準。將箭頭指向「民進黨部分勢力」,而避開了馬政府及馬總統個人。這個動作擺定了大局大勢,如前所述,也迫使民進黨直接面對北京,並迫使民進黨直接面對台灣的民意。民進黨也許可以不在乎北京的壓力,但不能罔顧台灣的民意;從北京對此事「打綠不打馬」的戰略,可看出北京對台灣民意掌握的精準。因此可用最低的代價,將瀕臨破裂的局面轉危為安。

我們不相信這是台北與北京共同「預謀」給民進黨下的圈套;但是,台北與北京在第一時間顯現的「默契」卻令人驚異。馬總統不論是基於何種思考,甚至可能是在連他自己也不自覺或無把握的情形下,以同意達賴來台,逼迫民進黨直接面對北京及民意;而北京竟能正確解讀,只針對民進黨而未與整個台灣及馬政府撕裂,如今看來,應是相當精準的決策。不過,無論是馬政府或是胡政權,最後憑以化解危機的,仍是台灣明智而有力的民意;倘若不是民意強烈質疑民進黨,逼迫民進黨(及達賴)退讓,此事必將難以收拾。

如果連達賴來訪這樣的劇烈衝擊,亦不能動搖兩岸的互信;則未來兩岸關係的堅實穩固,可望更勝於此次達賴事件之前。其間的主要支撐就是:台灣明智而有力的民意!

【2009/09/01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尊重對方體制 才是兩岸相處之道(聯合報轉載)

【聯合報╱本報記者李志德】 2009.09.02 03:58 am


達賴喇嘛來台,讓原本不斷升溫的兩岸關係瞬間回冷,台辦從原本的口頭抗議,升高到「軟抵制」,會不會再升高,目前難以逆料。但中共政權也要認識到,中華民國畢竟是在與大陸不同的體制下運作,尊重各自現有的政治制度,才是兩岸相處可長可久之道。

達賴喇嘛雙重身分:一是藏傳佛教最高法王;二是西藏流亡政府領袖。大陸政府固然忌憚後者;但中華民國憲法保障宗教自由,藏傳佛教信徒可以光明正大地活動,各級政府都無從限制。因此,任何民間團體都有權邀請達賴來台灣,誠然政府有准駁的權力,但政府准與不准權力,必須受到憲法保障宗教自由概念的高度約束。
在這種前提下,馬英九政府准達賴來,理所當然;不准,反而要受到輿論更嚴格的檢驗和挑戰。馬英九的權力不是無限的,也要受到憲法約束。這一點,台灣老百姓都清楚,大陸政府也該體會到。

去年五二○,台灣政黨再輪替,兩岸以「九二共識」恢復交往,九二共識的核心精神之一,是各自尊重對方體制,不做出超越對方統治權限的要求。以達賴訪台為例,讓不讓達賴入境,台灣政府的空間不大;但讓達賴以宗教領袖名義入境後,嚴格地要他遵守入境的目的,也就是慰問災民、弘法,這是台灣政府可以施展的權力。而這一點,無論達賴或馬政府,到目前為止的表現都無可挑剔。

馬英九允許達賴入境,就某種意義而言,是在捍衛中華民國憲法保障宗教自由的普世價值。除了藏傳佛教,不要忘了,台灣還有很多法輪功的信徒,而法輪功更是中共的眼中釘,如果達賴入境變成兩岸關係中「可被交易的籌碼」,難保有一天大陸不會把「取締法輪功」做為兩岸談判先決、觀光客放行或簽訂ECFA的條件。屆時,台灣又將如何自處?

因此,如何在抗議身段上適可而止,已經成為大陸政府必須深思的課題,不成比例地全面報復,只會造成全體台灣百姓對大陸的反感,九六年飛彈危機後,台灣分離主義高漲,難道不是最慘痛的一頁教訓?
【2009/09/02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從傳播角度看馬政府「話語權」的喪失(聯合報轉載)

【聯合報╱社論】 2009.09.02 02:47 am


「媒體寵兒」馬英九及其團隊,其實根本不懂傳播溝通,更糟蹋了政府原本擁有的「話語權」的絕對優勢。倘在莫拉克災變發生過程中,政府能有效運用其「話語權」的優勢,何至於此?
馬政府在這場莫拉克戰役的總體表現是「失能」;若從傳播大戰的角度看,更是自初期的「失語」,到後來屢屢「失言」,最後嚴重流失了民心。

在這場「傳播溝通大戰」中,無論就戰略面及戰術面,馬政府皆可謂一敗塗地。就戰略面言,馬英九在第一時間決定「不發布緊急命令」,已經注定在這場「溝通大戰」上敗北。因為,此一決定使馬政府失去了將全國凝聚為「生命共同體」的政治高度,亦喪失了對這場災難的「定義權」。

就戰術面言,馬政府與社會溝通的傳播網絡也幾乎全面失能失守。例如,災害爆發之際,「災民向媒體求救」竟然成為普遍的社會認知;其中不少事例是一手向一一九報案,另一手向媒體投訴。但救災單位接獲報案後,不知透過媒體回應災民,告知社會;致使災民覺得救災單位不如媒體。現今即使牙醫看診,也會一步一步告知患者,與患者溝通,例如:現在醫師已知病況(已知待援),現在要用鉗子(直升機將到),現在要用探針(空投),現在要打麻藥(搶通道路)……。然而,在此web2.0的互動溝通時代,救災單位卻在一片靜默中依照其內部程序辦事,難怪災民及社會大眾覺得媒體比較有反應及有同理心。救災單位不如牙醫,這種溝通傳播品質使政府不被理解,不被信任,不被原諒,終致在傳播大戰中一敗塗地。

馬政府平日的「傳播溝通」品質本就拙劣,面對莫拉克這種極端颱風,其「失語」的後果更為嚴重。一是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彷彿無政府狀態,資訊的收和發,遠不及媒體、公民記者、私人部落格;對於災情掌握、救災調度、物資配發,全無整體性的彙整和發言,一片混亂,導致第一線救災人員雖已拚搏到心力交瘁,但政府仍被罵不力、無能。二是中央和地方的對話,似比地球到月球還遙遠,雞同鴨講,彼此怨怪,嚴重遲誤救災時效。三是馬、劉兩個府院首長災後第一時間出現時,除了臉色難看外,冒出的話不是安定人心、撫慰災民、鼓舞士氣,反而是添增疏離及誤解。四是馬劉對「以訛傳訛」的輕視和不屑,任令流言四散,不澄清不說明,這何止是高傲,根本是置民心憂懼於不顧。

政治是治理眾人之事,豈能不懂或不在乎傳播與溝通?集權國家牢牢掌控媒體,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四川地震五小時後已自北京飛抵災區,且在上機前已組成八個救災工作小組,其中第八個小組就是「宣傳組」。民主國家需要民意支持,所以更須注重傳播效果,美國總統幕僚不乏傳播專家,總統說什麼、怎麼說,絲毫不敢隨便。除了修辭外,肢體、服裝也是一種傳播語言,蔣經國每次下鄉都穿夾克即是一例;周美青則是單腳跪地擁抱災民,任他們哭濕她的背;這些反差極大的傳播效應,無形卻有力,載舟覆舟常在這種小事。至於馬英九那句「我不是來了嗎」,薛香川的「父親節耶,拜託喔」,這些「失言」經過媒體反覆大量傳播,對政府形象的重傷害,已讓馬政府的「重建」變成巨大工程。

國人不是今天才知道馬英九笨嘴笨舌,唯一般國人仍相信他的人格和真心。但是,經過這場莫拉克戰役的「溝通」慘敗,有些國人甚至將馬英九視為「冷血」、「無情」。政治溝通之失能失守,政治「話語權」淪喪之後果嚴重,可見一斑。

馬政府的問題不僅在溝通傳播,但溝通傳播的品質拙劣亦是馬政府的致命傷。如何重建其「話語權」,是馬政府想從谷底翻身的重大功課。
【2009/09/02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